龙旭文学网 - 言情小说 - 君恨我生迟在线阅读 - 意料之外的对待

意料之外的对待

    返校的前一天晚上,意外来临了。教育局临时通知先上一周网课。温澜别提有多开心了。能在家多待一天,就多待一天。

    不过,温澜最期待的,还是语文课。

    “叮铃……”钉钉的直播提示音响起。是寒峥发起的直播。温澜盯着跳动的观看数字,23,56,88,117……

    “好,同学们,我们开始上课。”

    时隔一年再次听到那沉稳的嗓音,温澜闭上眼睛,往事一幕幕闪过,他站在舞台上的侧身,表彰推文里的溢美之词,听讲座时他峻冷的神情。

    一年来,我虽不见君,君却在我的回忆中被反复念诵。

    回忆如此清晰,此时此刻,我听着你的声音,隔着屏幕,描摹你的眉眼。

    我们就快要相见了,天涯咫尺。

    “网课这一周呢我们评讲今年的高考卷。大家看一下第一道题论述类文本。”

    温澜翻开卷子。论述类文本一直是温澜心中的老大难,单纯依靠高二语文老师所讲的根据题干找答题区根本无法解决问题。困扰温澜良久的,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。

    “做论述类文本的时候啊,先别去看那三道题,先读文章。关注论点论据论证,梳理文章,把握文章的论证脉络。关键在于理清楚句子与句子、句群与句群甚至是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……”

    温澜听了,茅塞顿开。语文一直是她的强项,成绩稳居年级前十。可这样专业性强又抽象的语句,温澜可以红炉点雪,领悟其中关窍,但对温澜所在理科班的大多数同学来说,寒峥的一番话令他们多少有些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一个胆子大的男生在对话框里回到“:听君一席话,如听一席话。”

    未免有些太放肆了。温澜与寒峥短暂的照面后,温澜就意识到,寒峥绝不是会是允许学生肆意进犯的老师。庄严的课堂,寒峥正在授课,学生竟敢在台下叫板。温澜心里,暗暗替那个男生捏了把汗。

    没想到,寒峥在屏幕那边,轻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这位同学你还真是说对了。现在的语文高考试卷,很多题目都是听君一席话,如听一席话。比如我们的议论文,同学们,那是议论文吗?净是些空喊口号的泛泛而谈,严重缺乏思辨性,完全背离了写议论文的初衷……”

    有容人雅量,又敢于针砭时弊,揭露现实。寒峥的形象丰满起来,似乎,他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
    或许,她可以,再靠近他一点?

    温澜太需要一个肩膀去依靠,一个怀抱去治愈了,而寒峥,既有端正的相貌,又有满腹的才学。他还是语文老师,温澜从小对语文老师就有天然的好感。

    更别说,寒峥曾与温澜一同参与那场读书会。温澜相信,有这样特殊的缘分,他没有理由对自己拒而远之。

    他实在是一个……

    非常合适的依赖人选。

    我爱你,因为我需要你。不是我爱你,所以我需要你。

    不同的因果,楚河汉界般分明。

    可是后来啊,温澜没有想到。她为了填充荒芜的内心而爱上一个人,最后却发现她心灵的沃土早已为他开满鲜花。

    寒老师,这便是你教过我的,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吧。

    四十分钟过得太快太快。一眨眼寒峥的语文课就结束了。温澜意犹未尽,尚未餮足的她翻开语文作业,按照寒峥所讲,一段一段分析,圈划层次。

    梳理完毕,做完题,一对答案,全错。

    温澜盯着练习册上的三道斜杠难以置信,明明手感很好,文章也分析清楚了,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。

    分析文章,本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。考场上时间紧张,容不得浪费。倘若认真梳理效果事倍功半,她如何承担的起这样的后果?

    高考考场上,又该如何取舍?

    怎么办,该怎么办才好啊,为什么会这样呢?

    温澜的呼吸急促起来。她蹙眉慌张地看向四周,台灯上落了些灰尘,杯中的水被喝掉了一半,再看书立,几本书歪歪斜斜地错落着。阳光尚未完全舍弃这隅天地,可给予的光线已然吝啬了不少。夜慢慢爬上了天空。

    熟悉的可怕,又无比陌生。温澜嘴唇发干,茫然不知所措。她打开手机,犹豫再三,还是向“寒峥”这个名字,发送了好友验证申请。

    她需要从他这里,找到一个答案。

    寒峥:我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请求,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。

    温澜:老师好。

    寒峥:你好。

    温澜把作业的图片发送过去,随后委屈巴巴的问道:“老师,我已经按照您的要求,梳理文章了,可是怎么比不梳理文章错得还要多啊。”

    寒峥沉寂了几分钟没有回话。

    温澜后悔不已。自己这样贸然加他,是不是太突兀了?他会不会很反感学生这样上赶着靠近他啊?这么蠢的问题,他恐怕压根不屑于回答吧?

    手机一连振动了五下。

    寒峥给她发来了五条时长将近一分钟的语音。

    高考结束后温澜平静下来再听这段语音时,才惊觉寒峥对她心思的把握有多么精准。她只字未提对考试的焦虑,寒峥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顾虑并进行了安抚。

    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清冽,“梳理文章只是第一步,并不意味着文章梳理清楚了题目就一定能做对了。而且啊,有时题目与原文的比对不是一对一,而是多对一,一个句子往往要比对一整段。”

    “我教给你们的这些方法,是我们平时训练时运用的,等到梳理的次数增多时间变长,你熟练了,就不再需要这些方法,你浏览一遍文章,只看大概框架结构,就能明白文章是在讲什么。”

    这些话,温澜心知肚明。她怎会不明白,自己只是一时焦心寻求寒峥的安慰,可寒峥,认真对待了她的问题,耐心给出了回复。

    温澜:谢谢老师的开导!寒老师果然名不虚传,我记得当年的读书会您演讲了呢。

    寒峥:嗯,当年的读书会你参加了。我当时演讲的时候还讲到精读啊,跳读啊,我现在讲的方法也是,等你慢慢熟练了,量变引起质变,理解能力提升,就能从精读转变为跳读。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。语文学习啊,是急不得的。

    多年后的某个夜晚,温澜躺在心满意足的寒峥的怀中,忽然问起他们的第一次对话。“你早就看出我找你要微信的动机不纯是不是?”

    寒峥搂定温澜,吻了吻她的耳垂,“当然,小姑娘那点小把戏,我会看不出来?”

    “那你为什么还回复我那么多?不理我就是了。”温澜被人戳中要害,一个劲儿地往寒峥怀里扎。

    “我舍不得。”